Quote of the day

客房2A是「藝術家」

我們給2A客房取了個名字,叫作「藝術家」。

「為什麼會叫作藝術家?」幾乎每個人聽到了就馬上接著問。漂鳥集認為:「人人都是藝術家」我相信每個人都有過藝術的衝動,心中都有藝術的的火苗,只是被陳習俗務給淹沒了。既來宜蘭,人人都有好山、好水、好心情;在漂鳥集、又可以放慢、放下、放輕鬆。值此天時地利人和,房名「藝術家」正是個小小的呼喚,呼喚賓客重拾藝術欣賞的從容,甚至啟動藝術創作的熱情。

諸賓客中最嚴格的是行動藝術家湯皇珍,她接著又問:「為什麼人人都是藝術家?」

「每天我們都會碰到衣怎麼搭,菜怎麼配,花怎麼栽,椅怎麼擺這些事,我們反覆地嘗試卻不關心這樣做有沒有效率或產出,只關心適當不適當,搭配不搭配,面對這些事的態度就是藝術的態度,思考這些問題就是藝術的思考,處理這些問題就是藝術的摸索和嘗試。所以,人人都是藝術家。」

老師聽完我興奮地長篇大論後,一點也不驚奇,反而很慎重地說:「人人都是藝術家。但是有一個前提,就是,他要有藝術家的自覺。」

這讓我本來很確定的事變得模糊起來,趕緊把老師的【發現藝術】一書再讀一遍。原來,我野人獻曝說出偶得,卻正好和著名的德國行為藝術家約瑟夫·博伊斯(Joseph Beuys 1921 –1986) 的名言--「人人都是藝術家」相同。而這句話早已經過了幾十年的辯證和解釋,意涵精確且多樣。漂鳥集說「人人都是藝術家」,老師當然會想知道這是那一派、那一說,還是自己說說了。

「人人都是藝術家」,基本上異議的不多,只是各方看法有不同的前提或條件。如果用最寬廣的藝術家定義,「人人都是藝術家」應該無大爭議,只是他未必已經有這個自覺,也未必是個好藝術家,當然也未必能創作好的藝術。

不過,其實,漂鳥集比較關心的是人人心中的火苗,而不是賓客中有沒有畢卡索。我常想起初中美術老師陳宗鎮第一堂美術課告訴我們的話:「為什麼全國的高中小學那麼多學生都要學美術?並不是希望培養出幾個張大千或畢卡索,而是希望未來有一天,你忽然被什麼事物感動了,可以提起筆來,進入工作和享樂之外的一個美麗世界,讓你的生活更精彩。」匆匆幾十年了過去,我真的又提起了畫筆。漂鳥集是喚醒這個小火苗的好地方。

人人都是藝術家,【藝術家】歡迎你回家!

參考資料
  • 湯皇珍 【發現藝術】
  • http://blog.ailleurs-art.com/2008/11/每個人都是藝術家?-談談joseph-beuys/
  • Everyone is (was) an artist.  人人都(曾經)是藝術家。(博伊斯及他人)
  • Every child is an artist. The problem is how to remain an artist once he grows up.  (Picasso) / 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,困難的是,如何讓他長大以後仍然是藝術家。 (畢卡索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