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uote of the day

sb219 -- 人是仁慈的,但人群是殘酷的。

讀到一篇網文(註1),是由群眾心裡的角度觀察「反服貿」事件,其中引用了尼采的話:「瘋狂在個體中是稀有品,但在群眾間卻是常態」(註2)。這讓我突然領悟了漂鳥集的一句詩:

Men are cruel, but Man is kind. (Tagore, SB219)
人是仁慈的,但人群是殘酷的。(自譯)



這個自譯我有幾個心得。
[ I ], 集體意識形成的過程中免不了要簡單化和巨大化,當生生硬硬極簡化的教條衝擊到極複雜的人間百態,而當事者又自認為事關重大義無反顧,往往就會出現殘酷粗暴的行為。而這些殘酷粗暴的行為就是出自於一個個原本善良有禮的人。

[ II ], 儒家說「慎獨」,在人際關係、群己關係頻繁複雜的現代,「慎群」也變得很重要。

[ III ], 我也發現,鄭振鐸將此句譯成「獨夫們是兇暴的,但人民是善良的。」,完全錯誤。

[ IV ], 參考諸家翻譯,都把 man 譯成「個人」,以對比men所譯的人群、群眾。我覺得「個人」有些過譯,「人」與「人群」已可清楚正確表達,而且更通順。

[ V ], A but B 和 B but A兩種說法,都是說A和B都成立,不過,前句強調B,後句強調A。我們用「有風但是不冷」「不冷但是有風」可以明白。原文直譯應作「人群是殘酷的,但人是仁慈的。」像是在說 "天天都看到殘酷的人群,但別忘了人是仁慈的" 。(背景也許是種姓壓迫?) 我大膽譯成「人是仁慈的,但人群是殘酷的。」像是在說 "平常看到人都很仁慈,但要當心變成群體的時候,可能會很殘暴"。 我覺得這才是我感受到的。或者,連but也不譯,也有其道理。

請漂友們指教。

(註1)【英國學費暴動與佛山無影腳】(http://accrcw75.pixnet.net/blog/post/23142097)
(註2) “Madness is something rare in individuals - but in groups, parties, peoples, ages, it is the rule.”
~ Friedrich Nietzsche, Beyond Good and Evil
瘋狂對於個體,只是相對罕見的事情——而群體、政黨、民族、時代的瘋狂,那就是規則。
~ 尼采《善惡的彼岸:未來哲學的序言 (1886)》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